行业动态

英德茶叶产饮历史和现代英德茶业发展成就、动力

点击数:76592014-11-18 17:52:45 来源: 英德英玖红茶业有限公司,英德红茶英红九号茶叶

英德地处南亚热带过渡地区,是全国最佳的茶叶商品生产区域和全国20个最大的茶叶商品生产基地之一,是全国著名的“红茶之乡”。在国内外,只要人们一提起茶,便会把茶与英德联系在一起。哪么,英德茶叶生产和饮用始于何时?现代英德茶业发展有何成就?所取得成就其发展动力是什么?本人从事茶叶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40余年,对英德茶叶产饮历史作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对现代英德茶业发展的成就和动力亦较为了解。为此,特撰写此文为英德茶业留下一些参考资料。


一、英德茶叶产饮历史于何时


据英德考古发现表明,英德在10万年前或更早年代就已有人类活动,7千年至1万年2千年间不但开始训化饲养食草类动物和制作粗陶,而且已经开始栽培水稻,它说明英德先民们 已从采集渔猎经济转变为锄耕农业经济时期,原始农业已经开始了。


中国茶叶历史资料显示,中国西南部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而巴蜀是中国茶业与茶文化的摇篮。秦汉统一中国以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强,尤其是茶的种植、加工、饮用习俗首先向东部和南部渐次传播开来,在秦汉统一中国不久,茶的栽培、加工、饮用习俗就由巴蜀传播到湘、粤、赣毗邻地区。据《岭南古邑——英德》记载: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英德境内,置浈阳、浛二县,隶属桂阳郡。其后,中原大批军政文职人员进入英德,他们在进入英德同时,带来了中原的文化、习俗和农业技术。据《英德县人民政府志》记载:公元前111年中原人茨充任桂阳太守时,获悉当地乡民不懂种植桑麻,不知织布缝衣、做鞋,便教民种桑养蚕和种植麻等来织布缝衣做鞋,把中原文化、习俗和农业技术传播给英德先民。东汉时,英德属荆州政区,中原的文化、习俗和农业技术已在这里广泛传播,深入到千家万户,那时英德人可能已开始饮用一种药用植物代用茶——苦丁茶。据《桐君录》记载:“南方有瓜卢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通夜不眠。……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茸。”《英德县志》记载:“登,一名皋卢,产观音山。叶大如掌,以片叶入壶,色味俱足,多反苦涩,治咽喉之症。”据湖南农业大学陈兴琰教授考证,瓜卢即皋卢,为现今苦丁茶。本人亦曾引证大量史料证明,瓜卢即现今苦丁茶。苦丁茶为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种,植物学名为Iiex kudingcha  C  J  Tseng,其产品为茶药两用植物代用茶。据调查,英德市现有百年以上大苦丁茶树178株,占目前全国已发现苦丁茶大树资源的2/3,并经专家们审定为优良品种。全国目前已发现4个品种9个系,即英德种木朗品系、宝晶宫品系、望埠品系、参味品系、大埔品系、浸潭品系等7个系和海南种保亭品系、广西大新品系、龙州品系等。茶叶界不少学者认为《桐君录》成书于东汉,但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朱自振研究员认为应在南北朝。因此,英德至迟在南北朝就已开始饮用苦丁茶了。


那么,英德茶业生产饮用茶叶又始于何时?据中国农业学院茶叶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等编著的《世界茶业100年》称,英德茶业始于唐代,是唐代韶州三个产茶县之一,是宋元时期广东11个产茶县之一,到明代是广东27个产茶县之一,到鸦片战争前是广东省70个产茶县之一,是鸦片战争后广东84个产茶县之一。据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茶圣陆羽著《茶经·八之出》中记载:“岭南,生福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说明韶州最迟于唐代就已产茶,而且品质优良,与《世界茶业100年》中的研究吻合。《英德县志·物产篇·茶类》中记载:“若中隅西华山茶相传六祖手植。”六祖,名慧能,生于638年,卒于713年,为唐代名僧,禅宗南派创始人,佛教史上称为禅宗六祖。他于唐仪凤二年到广东曲江县南华寺传经,著有《六祖法宝坛经》,成为禅宗的“宗经”。英德西华山建有寺庙,离南华寺只有几十公里,六祖到西华山植茶符合佛僧在寺庙附近种茶的史实。


《衡州图经》记载:“茶陵者,所谓山谷生茶茗也。”据广东省农业厅方金福高工考证,广东于西汉以前就已产茶用茶,西汉末年己有少量茶叶销往南洋诸国,而广东人工种茶则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据查,现今英德前身之一的浛洸县,曾于公元507年置衡州,《衡州图经》所载是指衡州地区的山谷里已栽植茶树。另据《英州众乐亭记》记载:“唐人元杰偕寺僧智捷,开东岭洞谷为名并序,刻绝壁间。涵晖谷、陵烟嶂、飞霞岭、岛、煮茗台、寒翠亭,皆唐人遗迹。”众乐亭建在英德市区南郊风景胜地南山,为英州知州方希觉于宋绍圣元年建成,《英州众乐亭记》由宋英州州守李修撰文刻于南山摩崖。元杰,字长夫,河南人,其兄元昭肃于唐元和十一年任浈阳县令,元杰偕寺僧智捷探访其兄,游南山果业寺,撰文《浈阳果业寺开东岭洞谷铭》,并刻于南山摩崖,《英州众乐亭记》所记述的就是这一件事。《英州众乐亭记》中记载的涵晖谷、煮茗台等六景均为唐代南山风景景观。煮茗台建筑在南山北山腰,为游人登山途中煮茗饮茶的地方。而在众乐亭左侧约6米处的崖壁上镌刻有唐人元杰手书的“煮茗台”三个字,每个字24厘米见方,直书楷体阴刻,在石刻“煮茗台”三个字的左下侧镌刻着南宋高宗建炎三年时任英州知州汪任以“煮茗台”为题的题诗一首:“石梯千级杖藜行,行到山腰足暂停。漩汲灵泉煮佳茗,渴心滋润困魔醒。”公元1097年,左朝奉大夫新提点两浙路刑事朱伯虎在游南山至煮茗台煮茗饮茶时,对煮茗台赞不绝口,诗兴大发,赋诗一首:“松竹萧森水石闲,亭台高下耸层峦。环观叠幛千重碧,俯瞰澄江万顷寒。佳景直宜南国诧,画图堪与北人看。使君贤雅强行乐,皆向东山羡谢安。”从以上两首诗中我们可以描绘出当时煮茗台周边是溪流潺潺,泉水甘洌,树木葱茏,翠竹繁茂,花草飘香,鸟蝉齐鸣,风景幽雅的风景胜地中品茗的好地方。在这种环境之下,真可以使叹茶之人进入“尘心为之洁,浊目为之清,愚思为之朗,胸廓为之开,烦恼困惑被融释”的境界,怎么不使人为之陶醉呢?宋诗中的“南国诧”,“诧”是古代茶的别名,“羡谢安”,谢安是晋时卫将军,特别钟爱饮茶。诗中反映了当时英德已十分普及饮茶。宋仁宗时期著名文学家梅尧臣在任英州别驾时曾以《山茶》为题赋诗一首:“南国有嘉树,华茗玉杯。曾无冬春致,常冒雪霜开”。南宋英州知州汪任在《南山六十韵并小序》一诗中叙述右丞蔡公:“于此或煮茗,江心汲澄澜。”明人孙钰在《寒翠亭》一诗中有:“嶂暗翠微排两阵,茗留香积憩禅居”。王大用亦有:“山中日月闲花鸟,洞里乾坤辞玉壶”诗句;清人张人和亦有“煮茗涵晖谷,鸣弦众乐亭”诗句;杨照亦有“壶中长日月,槛外集帆墙。始识山川美,临风瓣香”诗句;龚百朋的“品泉宜静夜,茗碗更谁同”诗句;袁树的“方将定心魂,煮茗邀侪友”诗句;以及周华林的“煎茶行院供谈笑,耿耿园林晕画栏”等茶与茶文化诗句,反映了当时英德人饮茶之风十分兴盛。


《英德县志》还记载:“赤朱山茶、石莲乡蓝山茶、阿婆嶂岭茶、溪头乡黄岭茶、鹤子乡浮云山茶皆奇品……又有名葫芦茶,丛生,茎小而长,叶尖如指,能消暑解毒,治小儿疥疮。”《英德县续志》又记载:“茶产罗坑、大埔、乌泥坑者,色古味醇,如朴茂之士,真性自然殊俗。其余黄金山、水边、黎洞、黄寨等处所产远不为逮。……..五朗嶂产茶,气味清绝。观音山,旧名,亦产茶。”还说:“近闻闽客在近地乌泥坑教人制造绿茶,矫揉造作,殊失本来面目。”《重修英德县志》记载有贡茶数量:“叶茶七十斤七两,国朝,芽茶一十四斤五两。”从以上史料可知,英德至清代时茶业生产仍十分兴盛,而且产地众多、品质优良,还出贡茶呢!以上史料还印证了《世界茶业100年》中英德茶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广东茶业生产中的位置。


客家擂茶与擂茶粥起源于汉代湘粤赣边区,至今仍在广大客家民系中流传,它是我国饮食文化中的一颗活化石,也是我国茶文化中一朵奇葩。流行于英德客家人中饮用擂茶和食用擂茶粥的习俗,反映了古代饮食遗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德悠久的饮茶史。目前,英德茶趣园把品饮擂茶与食用擂茶粥作为饮食文化和茶文化传统介绍给广大游客,使游客在品饮擂茶和食用擂茶粥时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了游客们的喜爱,广东电视台还把它拍摄成电视资料片。


综上所述,英德茶叶产饮历史应始于南北朝,而唐代英德茶业生产已有一定规模,饮茶之风已很普及,宋元明清长盛不衰。

 

上一页123下一页
【责任编辑:(Top) 返回页面顶端